小企业勿空谈战略,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战略
- A+
- A-
近日,任正非在内部论坛发全员信:说寒冬已至,未来3年,要把“活下去”作为最主要纲领。言论一出,也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:小企业说寒冬,我信;但年营收破6000亿的华为也喊“寒冬”了,不禁让所有创业者惶恐不安。
近年来,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、原材料上涨、人口红利逐步消失,以及外部地缘政治影响、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叠加,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中国最强民企都已言至于此,更何况那些还在发展壮大中的小企业而言,更是步履维艰。
一位知名企业家曾说:战略有很多意义,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,就是活着,活着最重要。的确,这样的“光景”下,尤其对于小企业主而言,所有战略的核心都是让自己活下去,或更久。
前十年传播环境碎片化,后十年将增加面临渠道环境碎片,创业者想借势单一媒体或单一渠道快速成功的机会将越来越少。面对着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,企业家必须时刻谨记没有什么创业环境、竞争机会、顾客的认知基础是为我们准备好的,没有我们创业者的存在,消费者也一样生活,所以,我们要开创自己想要的局面.
所谓谋局者上。基于此核桃战略在过往的研究项目中发现,企业必须时刻从以下三个方面,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,更好地、更具竞争优势地发展和存活下去。
首先,是企业家的认知。一个企业能不能成功,能获得多大的成功,主要还是由企业决策者者的思维认知所决定。
回望中国数十年的商业历程,从最初的产品端到渠道端,再到市场端、广告端,以及APP端,企业家的认知能力,在商业竞争中所占据的份额正在逐渐加深。曾经仅靠自己敏锐的直觉和判定快速掘金的时代已然过去,缺乏与时俱进的思维认知能力,企业不仅难以发展壮大在越来越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是难以为继。
你是否具有能够快速识别问题的核心能力?是否能一眼洞察到商业底层逻辑?是否能精准捕捉消费者的需求痛点?以及市场竞争意识、前瞻性、差异化眼光等,都是与企业家的认知边界相关。认知边界的大小,直接决定了你企业的发展边界的大小,而未来所有竞争的核心都是“认知的竞争”。
其次是企业的选择。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选择在前景更广阔的赛道上努力,可能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。
有的赛道市场高达万亿级却早已是一片红海,有的规模则在百亿级但蕴藏着无限机会,如果赛道拥挤那就开辟新的赛道。谋定而后动,将更多的精力,用更高的视野和多维的角度,系统思考企业的赛道选择,让自己的企业抢占先机,或者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的发展,站在大品类的赛道里,赢在起跑线上,这一定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。
最后,品牌定位。品牌是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头脑中占据的位置,品牌定位就是找到这个位置并牢牢占据。简而言之,企业要清楚回答出“我们是谁?”、“有何不同?”,给消费者一个清晰地选择你,而非竞争对手的理由。
让自己的品牌运用定位,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认知,从而认知发酵,最终成为行业的头部品牌。
最后,不管你是否厘清战略、定位、策略和执行各方面的力量,但你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:战略是核心,定位是品牌的关键,厘清之后再看策略和执行。战略问题一成不变,战术问题常换常新。
那么,小企业逆袭的关键点在哪?
1、 灵活。如今商场局势瞬息万变,能够灵活应对就能使小企业把握住市场机会。大企业更强调制度和流程规范,喜欢什么先谈好了,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,再去做事。这样做当然稳,但也会贻误战机,浪费了很多机会。反观小企业,船小好调头,只要看到了好的希望,先做了再说。
2、 专注。在我们的认知里,大公司资源多,能人也多,但大公司多数都是平台思维,目标大而全,无暇顾及精细化领域。
而小企业,往往只专注于一个赛道,一个垂直业务上,从老板到员工全员都在为了一个目标努力,因为只有达到了目标,企业才能活下去。
3、 创新力。大公司站到了王的位置,自然就有王的顾虑,做事以维稳为主。小企业最能体会“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”的紧迫感,更舍得豁出去搏命。
战略对大公司来说是目标,对小企业而言,就是活着,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战略。虽然它们也会考虑两年后、五年甚至更长后的发展,但是最重要的是讨论明天或者现在的事情,最最关键的事是:享受认知所带来的给养和成果,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迅速抓住重心,快速穿越丛林,进入无争地带。
- 上一篇:商业竞争,就是企业决策者思维能力的竞争
- 下一篇:重新定位老品类,顺势雕刻新的品类价值,你也可以十倍增长